文章转载自:墓政参考
【导读】2020年8月17日,殡葬行业专业媒体《墓政参考》推出了本篇报道,详述了福寿园国际集团旗下海港陵园13年来助力上海临港新城开发建设,扛下十万地下居民“迁居”的艰巨使命并圆满完成任务。本平台转载报道,分享这一践行初心、服务百姓的公益故事,和政企合作、改革创新的成功模式。
作为一座集公益性壁葬区、集体树葬区、墓葬区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陵园,
建园伊始,它就
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和责任
“当时港口已经建好了,但是有10万个没有集中安葬的农村散坟,零星分布在各个田间地头。动迁不完成任何项目都无法落地,所以临港集团代表政府提出规划墓地,集中动迁”,海港陵园建设的早期参与者、临港动迁项目曾经的亲历人范军向我们介绍。
考虑到规划管理墓地的经验,临港集团立刻就想到了上海殡葬企业的代表——福寿园,并邀请福寿园成为第三方合资方之一,于2007年成立了福寿园海港陵园,作为上海临港新城配套项目,承担起临港地区“地下居民”搬迁安置的公益任务。
整个动迁过程,海港陵园“搬迁小队”攻坚克难,未发生一起重大客户投诉案件及责任性事故。全面有序的工作,得到了临港地区政府与当地百姓的良好评价。
十三年来,海港陵园肩负起配合临港建设的使命,承担起对社会的担当,在特殊行业里创造了特殊的贡献。
先后配合多个重点项目建设的墓地动迁工作,树立了政企合作、和谐搬迁、生态安葬的典范。
2011年,海港陵园把“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”与“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”两项殊荣收入囊中。
“五一劳动奖章”是上海市集体单位的最高荣誉,十分来之不易。在一众大企业的包围下海港陵园成功突围,成为‘最另类’、规模最小的获奖单位”。
上海总工会的评委领导这样评价海港陵园:“因为有这么一个企业的存在,整个临港新城的建设才得以顺利进行”。
这份荣誉是对海港陵园公益事业的极大肯定与支持,更是对殡葬行业的重新审视与认可。
历经十三年,福寿园海港陵园撰写出一本名为:《政企合作,公益先行》的
史诗级行业教科书
- 13年,他们服务超过10万居民、顺利完成5万余骨灰盒遗骸的搬迁工作;
- 13年,他们开创了全国公益搬迁政企合作典范,助力新片区的发展;
- 13年,田野间的临时遮雨棚里、乡间小路边的大阳伞下、冬冷夏热的移动集装箱内,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。
说服居民有“奇招”
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,动房动财好商量,动“老祖宗”万万难。
不少居民对墓穴搬迁抵触心理很大,觉得墓穴搬迁惊扰老祖宗、影响风水。
个别居民情绪激动,甚至对工作人员拍桌子、爆粗口。
4个镇
80多个村
1万余户村民
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宣传,把搬迁政策讲清、说透,最终赢得居民们的信任和支持。
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搬迁小队“千方百计”说服居民的决心。
除了透支体力,他们还要“拼脑力”,甚至客串起“老娘舅”。
政企合作显“神威”
范军他们做了非常多的宣传工具:展板、动画,应有尽有。还派了好几个宣讲团到村里去讲解,人力物力一样没省,但效果却不明显。
后来,临港新区管委会方面亲自出马,动之以情晓之以理:“活人搬了新家,故去的人也要搬新家”,显然在老百姓间的影响更大,比企业宣传效果更好,最后老百姓也都能认可。
2008年清明期间,海港陵园安葬了第一批可降解深埋节地葬,集中动迁了约3000多个散坟。局面一打开,后面接受的老百姓就越来越多。
眼看着旁边小区的楼已经盖到10层了,而他家墓地所在的一栋楼还没开工,“搬迁小队”决定再次出动劝说:“烈士们都是为新中国的建设牺牲的,今天新中国的建设也需要人做出牺牲,好在也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,只需要搬迁墓地,你为什么不能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呢”?
这番话打动了“钉子户”,但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刻上先烈的事迹。海港陵园领导欣然同意:“我们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也需要这些英烈的事迹教育后人”。
这位钉子户后来还主动去劝说村子里其他老百姓动迁。
南汇这片区域有不少烈士,都是解放战争期间牺牲的。动迁广场的边上建了一个小型烈士纪念园——南汇革命纪念园,让海港陵园的爱国主义题材更加丰富。
公益先行,解民生难题
海港陵园有50亩园区被规划为上海市首座大型的节地树葬区,并建造了纪念广场和纪念碑,缅怀当地这些为了城市发展,选择采用深埋方式的生态节地葬的先人。
广场设计由三部分组成:
- 一部分是深埋节地葬的葬区,上面种上了鲜花。
- 还有一部分是纪念碑,由四根柱子代表着临港新城开发的四个镇。俯瞰是一个“田”字,展现当地世代务农的背景。
- 最后一部分是姓名墙,能刻10几万个名字。不管祖先隔代有多远,只要记得名字都会按村镇镌刻在墙上,不记得名字也会留下信息。
据了解,动迁过程中,最多一家人挖出来50个遗骸和骨灰。而遗骸还需要再火化一遍,全部完工的难度可想而知,岂是“不容易”三个字能够说清的…
2009年,陵园为了祭奠推进临港新城建设而迁坟的当地先人,在市、区民政局的支持下,首创“临港百姓公祭活动”。自此以后,每年3月20日活动都会如期举办,祭奠为城市建设而搬迁墓穴的逝者。
2010年,公祭活动结合“上海世博会”的大背景成功升级为“上海市百姓公祭”,成为上海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弘扬传统美德、慎终追远“忆先人”的人文窗口,为迎接世博递上了一张充分彰显现代城市文明的人文名片。
从否定到认可
如此受到老百姓和政府认可的公祭活动成功背后其实也尽是坎坷,方案刚提出的时候几乎没人理解和支持。
大家普遍的想法这样的:古代只有皇帝做公祭,当代也只有烈士和历史名人做公祭,从来没给普通百姓做过。第二年,海港陵园把活动方案上报市民政局,才得以通过。
公祭得到市区民政领导的大力支持,用大巴把各个村里的老百姓接到海港陵园的时候,大家都特别感动。但是,如此大型的活动,
安全一定要有保障
时间上,避开清明节高峰祭扫时间段,定于每年3月20日公祭。人数上,每个村镇只有100个名额,最终能控制在500左右。
后勤方面,统一用大巴接送,餐饮也都做好了充分准备。他们还特别留意了老人的安全问题,调集了当地的消防中队保障医疗和服务。
现如今,百姓都会提前打电话问公祭的安排,还会争先报名,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节日。
公祭活动不仅让百姓意识到配合动迁是一种荣誉,为后面百姓积极配合、动迁顺利打下基础。
还带动周边陵园也通过公祭的形式,引导老百姓选择生态文明的安葬方式,为行业开了个好头。
历年来的公祭活动中,政企合作也推行了不少“利好”当地百姓的福利政策。
多区民政局当场与海港陵园签订协议:低保家庭、优抚对象等特殊困难群体均被纳入公益安葬范围,安葬费仅为980元,特困对象可实行部分费用减免或全免。
这一大创举,不但平息了社会热议的“死不起”话题,为特困群体实实在在地解决了身后事难题,更为政府缓解了风口浪尖的民生问题。
公益节地生态葬不再只面向贫困家庭,而是向有需求的各类收入家庭放开。
这意味着:选择公益节地生态葬取决于“人生态度”,而非“经济能力”。
让每一个生命更有尊严地离开,让土地资源得到更好地利用和保护,是对先人们最好的怀念。
今年由于疫情影响,当地居民无法到现场祭奠,所以海港陵园首次在“福寿云”平台上推出了“云祭扫”、“云公祭”窗口,让居民在线上共同缅怀和思念。
06
再次“冲锋陷阵”
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,搬迁工作从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,历时15个月圆满完成。
迄今为止,搬迁小队共办理新安置集体树葬4346穴,壁葬3828穴,累计服务群众4万余人。
墓穴搬迁项目圆满收尾,实现了故有所尊、逝有所安的服务初衷,有力保障了临港新城D2路项目的开发建设。
该项目作为政企合作、公益搬迁的典范,不仅为临港开发建设腾挪了土地,争取了时间,也为当地居民移风易俗,杜绝散埋乱葬,培育文明新风。
海港陵园是小参见过的把公益、经营,政府、企业彼此之间结合得最好的项目。公益和经营本身是有矛盾的,但是用经营的收益弥补公益的短缺,就能找到平衡点。
“国家队”发挥了他们在当地的影响力,再将福寿园的专业优势和经营理念相结合,实现了海港陵园的成功,也提升了福寿园的社会美誉度。
同时,作为行业标杆,海港陵园在此之后接待了全国40多家民政系统、国内外同行的交流考察,并分享他们的搬迁经验。
临港新片区的设立犹如在荒野中开辟出一条新道路,承担着为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提供先行试经验的历史责任。
海港陵园作为临港新片区内的优质公墓资源,将继续配合政府服务临港新片区后期的开发建设,树立文明、节俭、绿色、节地的殡葬新风,成为临港新片区的生命花园。